游记丨马来西亚婆罗州雨林之苏考鸟类

作者:胡允良
1363 0


本次行程看到了很多珍稀鸟类,团里有沈老师这样的专家,有沈老师和Dana这样的摄影专家,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尤其佩服酒店的导游,望远镜都看不见的鸟类,一飞而过就能辨别种类,雌雄。

对于我来说,望远镜看见鸟已不容易,拍摄想也不想了?ོ。

鸟类拍摄实在是体力和技术活,不但要有超级大炮,还要敏感的眼力,毕竟太小还移动。所以鸟类照片基本是沈老师和Dana的照片。


鸟的介绍主要来自沙巴鸟类APP


1、黑枕王鶉(音:翁)

體長:15 cm

身体特徵:全身藍色,腹部白色,雄鳥枕部有黑色斑,頸下有一黑紋,雌鳥背部偏灰褐,会發岀尖銳刺耳的吱吱聲


2、三宝鸟

體長:30 cm

身體特徵:身體深藍綠色,嘴鮮紅色,頭深色,喉紫藍色,飛行時可見翅膀上白色圓形斑。


3、灰縫葉鶯

體長:10 cm

身體特徵:頭紅色,上身灰色,下身灰白色,嘴和腳粉紅色。

喜在濃密的植被捕食昆蟲,尾巴並會豎起



4、黑紅闊嘴鳥

體長:25 cm,

身體特徵:上身和領黑色,喉、下身和腰深紅色,翅膀黑色有白色斑紋,上嘴藍色,下嘴黄色,眼藍色。

通常一對出現,在貼近水面的樹枝築巢



5、黑斑犀鳥

體長:75 cm

身體特徵:身體黑色,外尾羽未端白色,雄鳥嘴淺黃色,雌鳥嘴深灰色及臉頰粉紅色,個別雄鸟及雌鳥於眼後有白色條紋。

同種個體有毛色差異,可見於低地紅樹林,有地域性。


团友照片把眼睫毛都拍出来了,大赞??



6、紅腰咬鵑

體長:25 cm

身體特徵:雄鳥頭和翅膀黑色,翅膀有白色條紋,後背和尾部棕色,尾未端黑色,有明顯的眼眉和嘴,臀部和下身紅色,雌鳥上身棕色,下身和腎部粉紅色。

这个好像是雄鸟,非常漂亮


7、藍耳翠鳥

體長:18 cm

身體特徵:上身藍色,下身紅褐色,藍色的耳覆羽為辨認特徴,雄島下嘴基橙色,雌烏下嘴全橙色,幼鳥耳覆羽紅褐色。

通常單隻出現,會俯衝入水捕食小魚。


8、鵲鴝(音:渠)

體長:20 cm

身體特徵:雄鳥黑色,雌鳥上身深灰色,下身較淺色,雌雄翅膀上都有白色條紋,喜愛開揚的郊外環境和紅樹林,以地上的

昆蟲和野果為食。


9、斑扇尾鶉(音:翁)

體長:17cm

身體特徵:上身深灰色,下身及喉部白色,尾未端白色,嘴和腳黑色。

十分活躍,捕捉昆蟲時愛上下搖擺尾


10、黑腹蛇鹈

體長:85 cm

身體特徵:身體偏黑色,頸長,翼和肩上有灰色條紋

棲息於湖泊和河流,能潛於水中利用尖銳的嘴捕捉魚類,愛成群聚在樹上打開雙翼以風乾。


11、大白鷺

體長:100cm

身體特徵:全身白色,嘴黃腳黑,和中白鷺最大分别是嘴基部分伸延至眼後。

沙巴體型最大的白鷺,頸部經常彎曲。冬季數量最多。



12、綠皇鴆

體長:45 cm

身體特徵:頭和下身粉灰色,翅膀和尾部金屬綠色,嘴灰色,眼和腳紅色。

雄性愛以像過山車,飛上飛下的形式飛行来求偶


13、皱盔犀鸟

體長:75 cm

身體特徵:雄鳥身體黑色,臉、頸和上胸白色,嘴紅色,雌鳥外形相似,但嘴較細黃色,喉藍色。

喜愛低地,通常一對出現,會因應果實出現的地方而飛遷。


14、中杜鹃

体长:26厘米

腹部及两胁多具宽的横斑。雄鸟及灰色雌鸟胸及上体灰色,尾纯黑灰色而无斑,下体皮黄色具黑色横斑。与大杜鹃及四声杜鹃区别在于胸部横斑较粗较宽。


15、白腹黑啄木鸟

體長40 cm

身體特徵:身體、嘴和腹黑色,腹白色,雄鳥冠、臉頰和前額至枕紅色,雌鳥只有紅色冠

大型啄木鳥,通常群體生活,當飛過森林時,會互相呼叫,以捕食昆蟲為主8


16、鬚浮鷗

體長:25 cm

身體特徵:非繁殖期與白翅浮鷗相似,繁殖期頭頂黑色,面頰白色,嘴及腳紅色。

通常以群體出現,於內陸的沼澤地,如漁塘及稻田等地均有岀現。


17、鳳頭犀鳥

體長:70 cm

身體特徵:身體黑色,尾部淺棕色,未端有黑色橫帶,雄鳥嘴黃色,雌鳥嘴黑色,唯一一種犀鳥沒有白色的羽毛。

以群體形式出現,群體成員可多達10名,活躍於在林頂。


18、蛇鵰

體長:50 cm

身體特徵:身體棕色,頭有冠羽,飛行時展翅成淺∨形,翼及尾部有明顯淺色橫紋。

通常於森林區出現,時常於高空盤旋,並發出響亮的叫聲。


19、魚鵰

體長;60 cm

身體特徵:外形與灰頭魚鵰相似,但較細小、棕色尾巴和身體顏色較淺。

通常棲息於乾淨的河流上游。


20、棕腹隼鵰

體長:55 cm

身體特徵:成鳥上身黑色,胸白色,腹部和翼底棕色,而幼烏下身和翼底白色。

最少見的鷹鵰,廣泛分佈於婆羅洲的雨林,捕食細至中等體型的雀鳥,甚至蝙蝠。爱從飛行中的獵物上方突襲。


21、黄斑葦鳽(音:軒)

體長:40 cm

身體特徵:身體褐色,頭頂及飛羽黑色,嘴及腳黃色。

以前是不常見的冬季候鳥但現在已變成非常常見的留鳥。常於蘆葦叢當中出沒,觀察困難,築巢位置亦以蘆葦叢為主。


谢谢阅读,另外还有中大动物篇、小微动物篇、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