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张野生动物照片是2017年WPY野生动物摄影比赛鸟类行为组别的入围作品,来自于芬兰摄影师Jari Heikkinen在芬兰Suomenniemi地区的Herajärvi湖所拍摄的红喉潜鸟捕鱼照片,取名为“黎明时刻的早餐”。
照片故事
摄影师Jari当时在黎明破晓前就来到湖边拍摄这一对红喉潜鸟,当时他正在水中掩体里对焦拍摄其中一只正在梳理羽毛的成鸟,突然另外一只从水里出来,溅起巨大的水花,再一看嘴里有鱼,是一尾白鲑鱼,这就是潜鸟一家的早餐。
红喉潜鸟小知识
红喉潜鸟生活在北半球靠北部的内陆湖泊、河流与水塘中,繁殖期会来到北极地区。体长差不多在50cm-70cm,体重在2-3公斤,飞行速度很快。红喉潜鸟羽毛防水性很好,加上宽大的脚蹼,使之很善于潜水,可以潜水持续近2分钟,主要食物就是鱼类,有时候也会捕食一些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
红喉潜鸟的头部羽毛色彩很容易辨识,头和颈部整体大部分呈灰色,前颈部有红褐色,而后颈有黑白相间排列的纵纹羽毛,这在这张照片里很明显可以观察到。
画面解读
说回这张照片,视觉冲击力是很强的,非常与众不同。
首先摄影师用的是600mm大炮加上1.4增距镜,也就是840mm的焦端,加上他所说自己在水里的掩体拍摄,所以较近距离加上超长焦镜头,完全拉近了拍摄距离,能够聚焦到红喉潜鸟的头颈部和所捕到的白鲑鱼,将最精彩的部分完全放大呈现在观众面前,甚至是很多清晰的细节,包括潜鸟的眼睛、后颈部的羽色、鱼鳞等,这是很刺激精彩的。
其次摄影师拍摄的角度极低,在水面之上的掩体中拍摄,也就是整个人在水中,只有相机镜头在水上一点,加上超长焦端压缩画面,所以感觉视角就是在水面上,和潜鸟的视角一样,这是很独特的,所以说拍摄角度要低,最好和被摄物体一样高。
再者摄影师的拍摄创意和想法是极其独到的,看看这参数就可以知道,F20的超小光圈,不仅把景深完美的拉深,使得潜鸟从鸟喙、眼神,到羽毛,以及鱼的细节都在清晰的景深范围内。更重要的是小光圈逆光拍摄创造了很多的星芒效果,包括在水面波纹上的以及鱼身上的反光都呈现不同大小的星芒效果,就好像到了天堂一般的神奇效果,这种渲染的效果也是一下子使得照片出彩很多。
另外摄影师用减曝光就是想拍摄出逆光光影效果,无论是潜鸟头部的金色光边,还是鱼头部和鱼鳍的逆光,都恰到好处,没有过曝,细节层次保留的好,同时也把背景处理成一片黑暗色,使得画面极其的干净简洁。
ISO设置也不是很高,完全可以把暗部细节拉出来,1/640秒的快门速度也正好适合。
综合来看,这是一张非常艺术化很有想法的红喉潜鸟的精彩照片,当然就行为来说不是特别明显,这可能也是这张照片最终是入围而不是获奖的原因吧。
技术参数
拍摄器材:Nikon D4S,600mm F4大炮+1.4倍增距镜,拍摄参数是ISO 1600,F20,1/640秒,减去-1.7曝光补偿。
关于目的地
顺便说一下,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就有好几处红喉潜鸟夏季繁殖的栖息地,就在北极苔原上的小湖泊中,去年Jordi就带我们去拍摄过。
有兴趣去观赏拍摄红喉潜鸟的话,可以夏季和我们一起去北极哦,资深探险队长和摄影师Jordi等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