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魂牵梦萦的巴塔哥尼亚

2017-07-27 | 作者:阿腾

近瞻菲茨罗伊峰之旅


微信图片_20170727144942.jpg

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小部分属于智利。

而上次来到这里,五天徒步围绕的恰恰是属于智利的全球顶级户外圣地---百内。

这次来到它的腹地,深入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其最著名的莫过于菲茨罗伊峰了。

在这片冰川与雪峰相偎,幽林和蓝湖共舞的天地里,它一直是世界顶级登山家和攀岩者的寻梦之地。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15.jpg

在巴塔哥尼亚大冰原的东部山岭中,它是一系列垂直岩石山峰中几个紧凑的山峰组合,突兀矗立在冰川的沿线,

它浑然的岩石塔型山体,是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陡峭,对于攀登者来讲,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岩石大墙。

然而,想要轻易一睹它的全貌却并不容易。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19.jpg

菲茨罗伊峰,巴塔哥尼亚的特维尔切人非常崇敬地称之为“Chalten”,意为“吞云吐雾的山”。

这里气候变幻莫测,峰顶大部分时间处在云遮雾挡之中。遇见之难得,平添它的诱人。

从查尔顿小镇出发,来回26公里,上升高差总体仅四百多米,但到达观景点,直面群峰的一座山顶前的最后两公里,需较为陡峭地上行近三百米。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28.jpg

也许你只是一位普通游客,来到这个距离上海或者北京18000公里之外南美洲最南端的角落,走了十几公里山路,有点气喘吁吁了。然而,当你最后一抬头……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24.jpg

那群浑身透着野性之美的山峰在那一瞬间展现在你眼前的时侯,你必定会在心底一声惊叹,哦,一切都是值得的……

峰丛巍峨耸立,各显风姿。一条条冰川在他们怀中奔腾而下,无暇的纯白,闪烁晶莹的宝蓝。


最过分的,是跟前一汪碧湖,静若处子,却大气芳华。

不不,岂止是一位哦,翻过一座山丘,便是又一汪碧池,不经意地散落山峦间,与周遭浑然一体,秀美不可方物。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33.jpg

虽然,等候良久,今天的菲茨罗伊峰顶始终躲在一片白云身后,未睹真容。

微信图片_20170727145035.jpg

然而看风动云奔,云影横斜,快速掠过褚红的岩墙,素洁的冰川,像极了阿根廷经典的一曲探戈,雄壮的群峰借风云之臂搂起冰川绿湖,翩翩起舞,动静相宜,直到吹皱她们的裙裾……


360度山巅观景,和匕首般的托雷峰

微信图片_20170727152056.jpg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象征--冰川国家公园徒步的第三天。

可能是为了弥补D1走托雷湖时的阴云乌天和D2观菲茨罗伊峰时迟迟不肯露面的峰顶,D3一早竟是蓝天一脸的明媚。

连续三天每天二十多公里的山路,绝大多数团友今天选择休整了。只有我和ROGER继续向TUMBADO,这个传说中360度山顶观景平台进发。

一路美不胜收。穿过原始森林,踏行草甸小溪,与簇簇野花擦肩而过,和道道彩虹挥手惜别。

一路登高,十一公里过后,海拔已上升了700余米。


终于,第一个观景山巅平台到了。

屈指可数到此的徒步客们打着招呼,避在一堆垒起的石块后一边躲着风,一边惬意地笑着。过去两天的遗憾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补偿。

微信图片_20170727152051.jpg

菲茨罗伊峰,终于露出了它鱼鳍状的山尖,傲然挺立,霸气凛然。

更难得的是,第一天全然隐身的托雷峰竟也撩起了面纱,真如一柄匕首,直插云霄,锋锐难以言状。

从任何一个角度攀登,其坡度都在80度以上,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不到十个人登顶成功。

微信图片_20170727152109.jpg

所站处不远,更有一座陡峭山峰,高约三百米,那里便是第二观测点--即360度观景点所在。

ROGER担心体力不够下山超时,故折返。

我啃了几口干粮,休息片刻,再度进发。上山小径几不可辨,又陡又直,且风速已达80公里/小时,步履颇有点艰难

但是既然有这么一座更高的山,那总是要爬一爬的。况且真的很想看看这座山峰后面的风景究竟是怎样的。

微信图片_20170727152104.jpg

伴随着雷鸣作响的风声,360度全景最终展现在眼前了。站在山巅巨石上,缓缓转身一周,包括菲茨罗伊峰,托雷峰在内的十余座山峰,它们胸怀中流放着的冰川,腹腔中孕育着的湖泊,巨足前蜿蜒着的溪流,脊背上生长着的森林,全部一览无余。而之前平台上看不见的那一面,竟然是座巨大的七彩山岩,色彩斑斓,胜普通的丹霞地貌十倍!在它身侧,则是呈奶绿色的阿根廷湖,浩瀚壮丽。

微信图片_20170727152107.jpg

很想坐在这里发发呆。但风力实在太大,已达100公里/小时,有好几次被狂风吹得差点跌倒。

下山。深呼吸一次。还有十几公里的返程。带着永恒的记忆。


世上少有仍“活着”的莫雷诺冰川,和阿根廷湖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33.jpg

我们站在游艇上,站在这堵目力所及即达数公里的湖上冰墙之前。

它足有20层楼高,雪蓝相嵌,美丽得令人窒息,又大气得令人心折。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048.jpg

轰鸣声,竟然每隔十数分钟便会响起!我眼瞅着巨大的冰块轰然崩裂,如巨人失足般向前倾倒,落入阿根廷湖,腾起冰雾一片,震耳欲聋过后,天籁又归于无声。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21.jpg

莫雷诺冰川绵延30公里,有20万年历史,在冰川界尚属“年轻”一族。

冰舌阔面5公里,平均高于阿根廷湖水面74米。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18.jpg

它是少有的依然在“生长”的冰川,每天都在以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它的一段呈冰堤状,冰堤把冰川与正对面的麦哲伦半岛连接起来。

随着流水渗透冲刷,冰堤下部最终会形成一个拱门。当拱门上方的冰墙渐渐支撑不住时,便会骤然崩塌。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24.jpg

上岸后步入正对冰川的栈道。由于此处地势较高,整个冰舌可以居高临下,一览纵深。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39.jpg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35.jpg

只见浩荡磅礴的莫雷诺,却无怨无悔,一头跌倒在阿根廷湖1466平方公里的温柔乡里,再也爬不起来。

微信图片_20170728114141.jpg

驶离卡拉法特,我们奔驰在巴塔哥尼亚的草原公路上。

当地向导一抬指,冲着西边那片若隐若现的山峦说,那就是智利百内了。

哦,那就是我上次驻足的地方。相隔两百公里,百内三塔,真的依稀又在眼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