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筹划,最终我们选择了野去自然旅行,它们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具体操作、安排。
在出发前的说明会上,我们每人都收到了一本出行手册。

非洲五国行程图清楚地显示了为期两周旅行的具体地点

6月23日深夜在浦东机场瓢泼大雨中登上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飞往亚的斯亚贝巴的飞机。
快到起飞时,机上广播告知因天气原因要延误三小时起飞,决定先睡觉。原本24日0:15直到凌晨3:30才起飞

抵达亚的斯亚贝巴匆匆忙忙下机,怕误了转机。结果飞往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的飞机要延误4小时,只得再休息等待。

到达阿鲁沙我们下榻的酒店已经是当地时间25日的凌晨。从上海坐上飞机到此时已经化了近30个小时。旅程的遥远与艰辛对我们也是一次考验。

8:00准时出发,开往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
非洲五国的safari游猎之旅拉开了序幕

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的中北部,占地面积8292平方公里,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这里有大片的草原、湿地、森林及湖泊,常年栖息在这里的大型动物超过25000只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保护区的中心部分,它是世界上最完整死火山口,也是边缘保持完整的众多死火山口中最大的一个。它如同镶嵌在东非大裂谷带上的一支"大盆",占地总面积达264平方公里,被称之为"非洲的伊甸园"
自然保护区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名字命名
我们的旅行就是从"盆壁"往"盆底"进发,接着就是一段向上行驶的路线,整个行车路线好似一个"盆"状
跟随我们来认识一下生长在这里的动物朋友吧!

角马Wildbeest,也叫牛羚。长得牛头、马面、羊须,是大型的食草动物。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约有15000头角马,全年聚成大群一起生活,群居保安全!离群的角马往往成为食肉动物的猎物
角马是一年两次非洲动物大迁徙的第一主角
疣猪Warthog-----面部长有两对疣的野猪,有两对牙,一对长牙反长到鼻子上,一对小牙朝上长
它们虽然外貌可怕,獠牙凶恶,但只有大个子公疣猪能免于狮子、猎豹和鬣狗的攻击
疣猪为了在受到攻击时自保,它会迅速冲向地洞,倒着进去,并用它的獠牙四下乱戳
草原斑马Plains Zebra
虽然每匹斑马的标记都清楚得像指纹一样,科学家们还是不能确定这些条纹图案到底有什么用处,这些条纹会帮助它们互相识别吗?
即将当妈妈的斑马-------导游说不到一周小斑马将要出生

汤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
比大瞪羚小些,眼睛下面有黑纹,侧腹部有黑色横条纹。雌性的角比雄性的短,蹦蹦跳跳的姿态十分优美
大草原的各种羚让你无法辨清

吃草的斑马、角马和瞪羚主要依赖草原,同时也是狮、猎豹、鬣狗、豺狼等的食物
每种食草动物都确立了在与其它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等级。如斑马吃食物的粗硬部分,而将多汁的部分留给羚羊。角马咀嚼下来的草皮残渣激发了新芽的生长,这对以此为生的瞪羚极为重要。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却仍能完美的显示复杂的平衡
斑点鬣狗(spotted Hyena)
这是好斗并残忍的食肉动物,它们用下巴掏取正在恐惧奔跑的猎物的内脏,也可用下巴和狮子较量争斗
斑点鬣狗与猎物(一般相机及手机都无能为力,太远、草又茂盛)
在河中栖息的河马。
河马Hippo是食草动物,它对人的伤害是咬伤甚至咬死,但并不把你吃下------长知识啦!
它倆是亲热还是在较量?
河马白天在河里、湖沼里,只露出眼睛、鼻子、耳朵,潜水的时候居多。晚间上陆地吃草,如在路上遇上其它动物,有时会将其视为阻碍自己返回水中的敌人,发动攻击
河马张着大嘴能震慑住其它动物吗?
非洲象Afirecan Elephant--------它与亚洲象不同哦,雌的与雄的一样都有一对长长的象牙!呼扇的大耳朵和长长的牙齿是它的主要特征
非洲象在年长雌性象带领下过着群居的生活
水中嬉闹的两头大象
大象也能在水中行进,一般涉水不深、对岸也不是很远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长颈鹿Giraffe独占鳌头
美极了!!!
一头5米高的长颈鹿在进行向上运动时表现颇佳----可以抓住高处树枝君临它的竞争者。
你看,长颈鹿吃地面草的姿势!两个前腿撑开成八字型才能稳住身体不致于摔倒
长颈鹿要低下脖子喝水或是吃草,这个简单动作对它却不容易
长颈鹿常常漫不经心的漫步闲逛,但奔跑起来能超过任何食肉动物
作为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它有着双重目的:一是保护该区的自然资源 ,二是保护土生土长的马萨依部落的利益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至今还在这里照料牛群和羊群
马赛族牧民的牛群与野生动物在园内共同生活,互不干扰。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Serengeti Nationnal Park)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占地14750平方公里,约是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的十倍。
300年前这里是片无人涉及的处女地,后来马赛人迁移到这里,与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为伍。1892年首批欧洲探险家来到这里,发现了这片丰饶的草原。
为了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不再被职业猎手滥杀,1951年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Serengeti"这名字来于马赛人语言的原意----自给自足、生生不息的土地
1959年著名动物学家伯纳德 吉迈克(Bernard Grzimek)所拍摄的纪录片"塞伦盖蒂不应消亡(Serengeti Shall Not Die)"获得了奥斯卡奖,使塞伦盖蒂一下子受到世人的瞩目
我们在此的首要任务是搜寻非洲五霸(Big Five)的踪影
Lion!Lion! 司机兴奋而又不敢大声地喊着。
我们兴奋地各就各位,准备拍摄!
雄狮却注视着我们无动于衷,大概已司空见惯了
看那圆滚滚的肚子,已经饱食了
这头狮子慢悠悠地走到近旁的另一头雄狮旁,兜了个圈并提而坐
都说两头雄狮在一起很是少见!
据说是到一定年龄,它们的父母把它们赶出家门,要雄狮独立求生。也许它们还没能力独自成家立业,兄弟俩仍需相互依靠。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也没有考证过
五只母狮在树影下酣睡,多辆狩猎车围着它们,都没吵醒它们
一个狮群都依靠几代母狮捕猎,而昂首阔步的雄狮互相殴打,吃掉母狮捕获的食物
捕猎!!!
这些狮子总是趴在阴凉地方,四肢懒洋洋地摊开,但它们其实是非洲最令人害怕的食肉动物,它们的牙齿能毫不费力地咬断骨头和肌腱
非洲五霸之一--------狮子Lion
花豹(Leopard)去哪儿啦?
一天的狩猎活动开始不久,驾驶员在与相邻的司机朋友交流了几句后突然加大油门,向远处一棵树的方向开去。
"发现花豹"导游说。
"在哪儿?"
"在树上!看见没有?"
花豹(Leopard)在树上睡得美美的
有时睁开眼睛,是否看见那么多相机都瞄准自己?
又闭上眼睛了!
睡得那么香,我们不再打扰!
花豹把自己伪装并隐蔽起来的水平是顶级的
整个白天趴在树上的花豹忽然甩动一下自己的尾巴,你才能瞥见它。据说,夜里它的叫声仿佛高分贝的锯木声,让人毛骨悚然
猎豹(Cbeersheba)就在前面!
司机边开车边东张西望搜寻五霸的身影,突然车猛一拐弯,导游告诉大家猎豹就在前面!
第一次看见猎豹!
它站在原地不动,但时不时转动它的脑袋。这下总算见到它脸了
它的体型与其说像猫,不如说更像灰狗。它的头不大,脸上有两条黑色的泪痕,这是它的特征吧!
"世界级的短跑选手"
奔跑时速可达112公里,但跑300米后就会精疲力竭,必须休息30分钟才能再开始捕猎。
就因猎豹它擅长奔跑,以至于缺乏力量和锐利的牙齿来保护自己的食物和它的幼崽免受攻击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一猎豹倩影
感谢我们的司机也可说是向导,让我们花豹与猎豹都遇上了,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看个够!当然我们也没忘记给司机一个不小的奖励
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也称非洲野牛,是非洲五霸之一,胸膛宽阔、四肢粗壮,头大角长

非洲水牛为群居动物,只有年老或受了伤才会落单

非洲水牛浸泡在泥泞中,以求凉快

它是食草动物中性情最毛躁的动物,也是非洲最伤人的动物之一。
听导游说,受了伤、落单或带着小牛的母牛尤其具有攻击性,有时甚至会推翻狩猎车辆,离得太近很危险。
我们也遇上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狩猎车停在草原的小道上,我们在观看吃草的羚羊,突然一头非洲水?朝我们车左侧飞奔过来,在车中左侧的我赶紧把开着的窗推上,司机发现后急速发动向右拐弯,狂奔的水牛随即停下,回转身慢慢离去。
好险啊!离车仅10多米。惊呆了,没有人摄下这一幕

白犀牛(White Rhinoceris)
成年白犀牛个体比黑犀牛大,脖子后面有一块突出的肉包

在赞比亚,持枪核弹的白犀牛守护人员在向游客介绍并宣传保护白犀牛的知识

在守护人员带领下进入白犀牛栖息地

在赞比亚布斯多尼亚国家公园见到的白犀牛
在东非自然中栖息的白犀牛,由于偷猎已灭绝。近年来从南部非洲引进的白犀牛在各个国家公园里逐渐增多,皮肤为灰黑色。

就此我们圆满实现了搜寻非洲五霸踪影的心愿
塞伦盖蒂这片丰饶的草原也是鸟的乐园:在湖滩边或是树上、在我们野餐小桌下的碎石地,甚至在猛兽的身旁都能捕捉到美丽小鸟欢快的身影;栗头丽椋鸟(SuperbStarling)、埃及圣鹭(Secred Ibis)、冠鹤(Crowned Crane)、斑鱼狗(Pied Kingfisher).......

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位于肯尼亚西南部占地面积1510平方公里,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它是整个马拉生态圈的核心,也是整个马拉和塞伦盖蒂大生态系统的核心之一,是世界的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
又见众多动物之一吧!鸵鸟、狒狒、黑长尾猴、黑背豺、蜥蜴、鳄鱼等
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内动物繁多、数量庞大
每年东非动物大迁徙都会在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之间循环上演。
每当7-8月份近200万头角马和斑马为了追随嫩草和食物聚集在1500平方公里的马赛马拉区域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这也是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拉河(Mara River)
它流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每年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和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来回迁徙,在世界壮观野生动物大迁徙中占有重要地位。
暴涨的激流和鳄鱼的阻击是大迁徙最艰难和壮观的一幕,就此被称为"马拉河之渡"或"天国之渡"
马拉河也是鳄鱼和河马的家园
角马渡马拉河时遇到的杀手是世上最大、最为凶残的尼罗鳄
迁徙途中不仅要忍耐饥渴,又要跋涉数百公里的里程。那些出生不久、体力不支或年老的角马还未渡马拉河就已经倒下了
勇敢的渡河带头者----头马毫不犹豫第一个跳入水中,开始了"天国之渡"的征程
勇往直前 势不可挡
角马渡河的水中景象
惊心动魄 震撼人心
因河堤高、河水又深又急,那些无法渡过的或躲避不及的角马和斑马成为鳄鱼的美食
成功到达彼岸的胜利者
胆小的斑马总是在等待最后的机会才敢渡河
到达彼岸的角马心神未定,亲人、同伴安全渡河了吗?
6月30日傍晚天快黑了拉马河两岸聚集了好多角马。我们的狩猎车到达后,不见角马渡河,再仔细一看,一头角马在河中拼命地挣扎,努力向对岸游去,眼看一个腿已经触到彼岸的泥滩地,后又被拉回去。我们想一定是水下鳄鱼咬住了它的腿 ,一会儿另一条不大的鳄鱼也向角马游去,角马在水中时而露出时而淹没……
这时已过河的两头角马忽然急速跑到河边,向河中望去,一看马上回头奔跑回去了。我想,一定是它们发现亲人不见了……
生物界的自然平衡并不以人的意愿所改变

抵达马赛马拉高地草场,拉开新的生活一页
从10月开始塞伦盖蒂大草原重新迎来雨季,草地开始返青。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并不足以维持数量庞大的食草动物们,它们又开始南迁到塞伦盖蒂。
12月动物们回到了家园,开始繁衍后代,休养生息,逐渐补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类数量,为明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