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达尔文的脚步
——一对上海小夫妻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游记
图/文 赵津海 韩晓兰
西经90°,南纬1°。一个隐秘在浩瀚太平洋中的世界,它诞生在海底火山喷发的烈焰之中,遭受着太阳无情地烘烤,大自然的力量主宰着这里的一切。
当人类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认为它是地狱,但它却是最奇异的动植物的乐园,一个有着许多千奇百怪动物的栖息地。这些岛屿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的理解。
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乘坐"小猎犬"号的环球航行中,于1835年中途停靠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他被400余种群岛所特有的奇特生物吸引,在这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研究,他在岛上发现了进化的蛛丝马迹。
1859年,在离开加拉帕戈斯二十四年后,达尔文的《进化论》终于面世了,这本书永远改变了世界。直到临终达尔文都一直坚信,荒岛加拉帕戈斯是他所有思想的起源,是《物种起源》的起源。
——摘自BBC纪录片《加拉帕戈斯群岛》
每当回忆起我们在加拉帕戈斯旅行的日日夜夜,脑海中便会想起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在群岛考察时的景象,
当时这位年轻的博物学家行走在火山形成的荒岛上,脚下是亘古未变的凝灰岩,身边偶尔路过的巨龟、鬣蜥和雀鸟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当时的达尔文并不知道他所收集的这些标本代表了什么,但是凭借一名博物学家的直觉,他知道这座独特的群岛一定会带给他一些独特的发现。
最终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采集到的400多件生物标本奠定了他《物种起源》的基石,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的整体理解,故此加拉帕戈斯群岛又被称为——达尔文与上帝分手的地方。
我从小就是一名自然历史纪录片的拥趸,也曾梦想成为BBC著名主持人大卫·阿滕伯格那样的博物学家。
虽然如今梦想不再,但这并不能阻挡我探索野生荒野的热情,婚后的两次长途旅行,一次去了东非肯尼亚见证动物大迁徙,另一次就是去了这《物种起源》之地——加拉帕戈斯群岛。
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旅程并不轻松,它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海岸约1000公里的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与上海的直线距离将近有2万公里。
我们的签证流程就持续了三个多月,飞行旅途又花了足足将近50个小时,我们飞越了太平洋、美利坚、基多、安第斯山脉,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半年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过程虽然有些折磨人,但想想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忍受了多年航行的寂寞和晕船、热病的考验才抵达加拉帕戈斯的旅程,相比之下我们已经非常幸福了,况且加拉帕戈斯绝不会辜负你的任何坚持与等待。
当颇具特色的加拉帕戈斯航空公司的飞机降落在赛摩尔机场后这种国内少见的直视天边的透亮感扑面而来。
从机场出来,放眼望去,巴尔德拉岛非常荒凉,黄色的岩石之间只长有一些耐盐灌木和仙人掌,据说岛上也没有可供人参观的景点。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加拉帕格斯群岛仅有的地貌,那你就错了因为它有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这些地形地貌都是加拉帕戈斯的组成部分,可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拥有如此风格迥异的地理形态呢?那是因为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13座大岛和100多座岛礁组成的,这些形成于海底火山热点的岛屿自西向东逐渐老去,也就是说东部的岛屿地质年代较久远,火山活动趋于平静,植被也比较茂盛,而西部的岛屿正值壮年,火山活动频繁,地热和岩浆使这里寸草不生,处于群岛中部的岛屿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再加上洋流和季风的影响,各个岛屿便有着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这些岛屿大小不一,动植物分布也各有特色。按照行程,我们将乘坐游艇游览其中的9座岛屿,这已经超过当年达尔文考察的岛屿数量了。
巴士驶出机场后由摆渡将我们送到群岛中部的圣塔克鲁斯岛。
圣塔克鲁斯是我们整个行程的起点,该岛南部的阿约拉港居住着大量人口,并拥有一座以达尔文名字命名的研究所,研究所搜集了许多加拉帕戈斯当地的特有物种,包括树形仙人掌、巨龟和陆鬣蜥。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孤独的乔治了,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只平塔岛亚种巨龟,长有独特的马鞍形龟壳,它在研究站生活了40年,于2012年去世,人类帮助它繁衍后代的所有努力都告失败,它的死也提醒着我们,物种在人类的威胁下是多么脆弱。
阿约拉港也是加拉帕戈斯重要的人口聚集地和旅游集散地,我们一行人从研究站走回港口,路两边是充满当地特色的酒吧、餐馆、纪念品商店,还有医院、邮局和旅游中介等等,这一切对我们这两个来自另一个半球的游客来说都充满了异国情调。我们在港口附近逛了又逛,码头上的海狮却一直睡着,直到太阳落山。夕阳下的阿约拉港越发显得静谧安详、美轮美奂。
我们乘坐的珊瑚号游艇不大,统共也就供能十来个游客船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餐饮区、吧台、休闲区都很精致,让我们在“上山下海”之余可以得到很好地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们首先来到圣塔克鲁斯附近的圣塔菲岛,登上沙滩的那一刻,折磨我们一晚的眩晕感瞬间消失,导游“南”带领我们走上了这座由火山岩石堆积成的岛屿,这里有3米多高的树形仙人掌、流着清香树脂的愈创树(PALO SANTO TREE)、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加拉帕戈斯鹰、脚下随时可见的岩蜥和让我们期待已久的野生陆鬣蜥。南非常详细地讲解了这些生物的生存策略,尤其是让我们看到这种灰黄的陆鬣蜥可以分辨出石头落地和仙人掌球落地的声音,当食物落地时,它会迅速爬过来用前爪摩擦仙人掌球,磨去上面的刺,然后大快朵颐。
接下来的“南广场”岛西高东低,同样毗邻圣塔克鲁斯,这里巨大的仙人掌树养育了许多肥硕的陆鬣蜥,陆鬣蜥争食场面在人类看来很像熟人见面的点头示意,当然那对它们来说就是相互威胁的表现。这里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见到这两种鬣蜥杂交的地方。我们在岛上的制高点见到了很多睡觉的海狮,由于海狮的鳍状肢非常强壮,所以它们可以爬山。在岛的南部有许多被磨光的火山石,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金黄色的光芒,南解释说这样的“金光大道”是海狮排泄之后在石头上摩擦屁股,久而久之就把石头磨光而形成的。
第三天的北赛莫尔岛是个名副其实的鸟岛,登陆之前远远地就望见有无数的鸟盘旋在小岛上空。深入岛上之后才,大鹈鹕、军舰鸟、鲣鸟、红嘴热带鸟、剪尾鸥、海燕、苍鹭,种种鸟类盘踞在这个小岛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们筑在地上的巣挡住去路。
这里是观察鸟类行为的最佳地点,蓝脚鲣鸟互碰鸟喙,昂首展翅,雄鸟获得雌鸟青睐后还衔着树枝向雌鸟大献殷勤;雄性军舰鸟鼓着红色的喉囔吸引着雌性,军舰鸟也是鸟类中的强盗,它们的羽毛上没有油脂,沾了水就飞不起来了,但上天赋予了它们超强的空中技巧,它们靠抢夺其他鸟类的食物为生,而有些鸟类为了躲避军舰鸟的骚扰就学会了夜间觅食或贴着海面飞行,真是应了达尔文的那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巴恰斯海滩,以曾作为二战美军基地而得名(Bachas登陆艇)。这里有白色的沙滩,登陆艇的残骸,梦幻的红树林、泻湖和火红的火烈鸟。下海畅游在碧海蓝天之间则别有一番享受。
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上的黑巴克里索港是加拉帕戈斯省的首府,也是达尔文在这里考察的首个岛屿。
岛上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地质的形成、物种的进化以及人类出现在岛上的前世今生,海盗、捕鲸船、殖民者如走马灯般出现在群岛的历史中,直到国家公园的建立才逐渐保证了加拉帕戈斯的未来。馆后有一座“军舰鸟山”,山不高,登顶后可以俯瞰圣克里斯托巴尔美丽的海湾,这里还立有达尔文雕像,作为他首次来到加拉帕戈斯的象征。岛上高地中的巨龟保护区云雾缭绕,这里人工保育着许多幼年巨龟,直到它们成年再放归野外。这里的成年巨龟龟背呈扁平状,与孤独乔治的马鞍形龟壳区别明显,体型也更大一些。
后面两天的景点Kicker Rock、布罗霍山、皮特角等在地貌和动物种类上都各有特点。尤其是“莫斯奇拉礁石”,说是礁石,其实就是一片由珊瑚形成的海中沙洲,十几米宽,几百米长而已,岛上到处都是各种动物的足迹和残骸,颇令人震惊的是我们还看到还有一具因搁浅而死亡的鲸鱼骨架!
巴尔多罗梅岛是加拉帕戈斯的名片,著名的尖峰石就在这里。火山岛上光秃秃的,只有一些耐盐植物和火山缝里钻出来的仙人掌,一路上都可以见到当初火山活动的痕迹。这里的海湾还可以见到世界上唯一一种赤道企鹅。
罗必达岛也许是由于含铁量比较大的缘故,拥有独特的红色岩石和沙滩,而圣地亚哥岛则有海水绞碎火山岩形成的黑色沙滩。
圣地亚哥岛的另一大特点是靠近海岸的部分全是黑色的早已凝固的熔岩,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如凝固的波浪,好像刚才还在翻滚;有的呈一个喇叭口型,似乎还能感觉到里面冒出的热浪;有的则像盛开的花朵,张扬着褶皱的花瓣。
当然这片海岸上最让人震撼的是趴着大量的海鬣蜥,黑色粗糙的皮肤和熔岩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身体尺寸更加硕大,估计这里的海底绿藻更丰富,但水温更冷,只有大个头的海鬣蜥才能够忍受。它们犹如怪兽般趴在粗犷的岩石上慵懒地晒着太阳,三五成群且十分惹眼。
回到圣塔克鲁斯,在高地保护区中,我们终于见到了野生巨龟。在公园入口有三个巨龟的空壳,预示着他们曾经悲惨的命运。同时这个保护区有一个巨大的熔岩洞穴,是由岩浆的外部冷却后,内部的岩浆流空后形成的,现已部分坍塌了。
结束了游艇行程,我们还要到加拉帕戈斯第一大岛—伊莎贝拉岛一游。在等待快艇的过程中,我们在阿约拉港简陋的鱼市码头上见到渔夫们正在加工刚刚打上来的海鱼,三两只海狮和一大群鹈鹕贪婪地望着案板上的鱼,随时准备争抢渔夫扔出来的内脏,马路边的海鬣蜥对这一切却视而不见,依旧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着太阳,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处拥有人与自然如此和谐的场面了。
伊莎贝拉是由六座火山融合成的单一陆地,也是群岛仅有的被赤道穿过的岛屿。我们攀登了南面的一座SERRA NEGRA火山(黑火山),火山口直径有10公里宽,据说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由于群岛大部分时间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水较少,所以这里山脊两旁的檀香树上长满了细毛,用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最后一个景点是维拉米尔港附近的一个小岛礁,中文翻译过来就叫鲨鱼岛。岛上怪石嶙峋,还长着白色的苔藓,这里是海鬣蜥完美的孵化场,附近有成群的小海鬣蜥。岛礁里还形成了一个很窄的峡湾,里面是大大小小的白鳍鲨,这些白鳍鲨白天在峡湾里睡觉,晚上才出去觅食。
在加拉帕戈斯,动物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有些物种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早已灭绝,在这里却成为活化石,即使是迁徙而来的物种也在长期适应群岛环境中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性,与他们的祖先发生了不一样的演化。这里可以看到会游泳的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脚穿蓝色“套鞋”跳舞的蓝脚鲣鸟、鼓着红色的喉囔求偶的军舰鸟、因不同饮食习惯而逐渐演化出不同形状鸟喙的达尔文雀以及加拉帕戈斯的名片——巨龟,甚至群岛本身也以它们命名(西班牙语中GALAPAGOS就是巨龟的意思),如此巨大的动物居然有着不同形状的龟壳,加拉帕戈斯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使你每天见到的都是同一物种,可形状却千差万别,如此不可思议却恰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加拉帕戈斯还是一个潜水者的天堂,这里的海底地貌丰富,你有机会与企鹅、海龟甚至鲨鱼共游,其他众多的海洋生物如海参、海星、鳐鱼、各种热带鱼类、龙虾等等都让我们看得如痴如醉。除了浮潜,在游艇的天台上进行的BBQ也是享受海洋的好时机,伴随着游艇上空伴飞的军舰鸟,偶尔跃出海面的海豚,陶醉在夕阳和海风中品尝着生鲜美味,只感觉人生足矣!
这一路遇到的人也颇值得怀念,漂亮的空姐,霸气的南,体贴的英黛拉和幽默的胡里奥,木屋里怀孕的老板娘薇薇安,独自旅行的美籍上海老先生,话唠一样的鲍勃以及早午餐只吃水果的意大利人。
加拉帕戈斯是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们心中的圣地,这次旅程也成为我们至今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如今,加拉帕戈斯之旅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旅程,在这个《物种起源》之地我们孕育了下一代,希望他以后也会和我们一样热爱动物、热爱自然,将来为地球环境保护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