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评图VOL.64丨银色小精灵在绿松石般的海洋中歌唱

2019-04-24 | 作者:徐征泽 | Jerry



  上一期和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WPY水下组别的冠军,是一张双斑笛鲷繁殖的行为照片,而今天所分享的这张照片则是体现水下海鲷生活环境的照片,也是2016年WPY水下组别的入围作品,来自于荷兰的摄影师Joris van Alphen在南非的福尔斯湾所拍摄的。

  

  照片故事

  摄影师说当时拍摄的时候水下的洋流很强,他努力使自己平衡,身后就是很多巨大的海藻,他提到的sea bamboo,其实就是昆布,也是巨藻中的一种。

  他保持着稳定的构图,一直等到左上角的几条海鲷进入,使得画面完整,他按下了快门。他形容说:海鲷银色的身体在绿松石般富含营养的水中歌唱,很有意境的感觉。

  这个位于开普敦附近的福尔斯湾是两股强大的洋流交汇的地方,从印度洋来的暖流和南大西洋的寒流在此汇聚,丰富的养分创造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曾经在这里有着数量众多的鱼群和其它生物,但随着多年捕鱼等过度开发,现在鱼群数量锐减,在这个巨石礁群落中,海鲷是少数仍然容易找到的鱼类之一。

  画面解读

  从画面来看,整体是一张反映动物生活环境主题的照片,在这一点上摄影师拍摄构图非常到位,他选取了海底的拍摄位置,往上仰拍,将海底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里的巨藻在全世界海域分布很广,被形容为海底的森林,不仅是生成大量的氧气,同时也是很多鱼类或者海洋生物的栖息所在。

  之前2017年来参加我们“野游无尽”自然旅行榜的著名水下摄影师Amos就说过很多海狮会躲在巨藻里面以躲避大白鲨的攻击。所以这个水下森林的环境是不常见的,也是摄影师主要呈现的内容,但是光有巨藻画面显得单调无趣,所以他一方面等待着水下鱼类的经过,左上部分出现的海鲷正是最好的选择,也是这个地区有代表性的鱼类,很安静的游过。

  另一方面他选取了一棵黄色表面巨藻作为右侧的前景,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使得照片前中后景层次分明,同时其行状、线条和艳丽的色彩都是使得画面的左右两边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视觉冲击的对比效果,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阅读性更强。

  画面看上去元素比较多,但是都是缺一不可的,无论是右侧的巨藻前景特写,还是中景在左上角和上部进入画面的海鲷,或者是左上角远景的巨藻森林,都是整个海底世界的最真实的写照,摄影师也用了小光圈来增加景深的效果。

  这张照片的成功就在于呈现一个不太为人知的海底世界,通过很有想法的构图来呈现海底世界的精彩和层次,进入画面的海鲷就是整个画面的亮点。

  技术参数

  拍摄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II + Sigma 15mm f2.8镜头,Nauticam水下防水罩,两个Inon Z-240频闪闪光灯。拍摄参数:ISO 400,F14,1/60秒。摄影师个人网站www.jorisvanalp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