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评图VOL.68丨狮子的本质,还是猫…

2019-05-21 | 作者:徐征泽 | Jerry

在大师评图栏目中,Jerry蜀黍将分析一张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奖或者入围的精彩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从拍摄故事、物种行为、器材参数、拍摄地资讯等方面给大家呈现照片背后的更多精彩内容。

大师评图VOL.68丨狮子的本质,还是猫…



大师评图VOL.68丨狮子的本质,还是猫…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张野生动物照片是2016年WPY野生动物摄影大赛黑白组别的入围作品,是新西兰/南非摄影师Lance van de Vyver在南非的Tswalu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所拍摄的狮子捕猎穿山甲的有趣画面。

大师评图VOL.68丨狮子的本质,还是猫…



照片故事

摄影师兰斯已经跟踪这个狮群几个小时,看到狮群经过一只穿山甲,然后对这个穿山甲产生了兴趣,开始“像足球一样滚动它”。

这一玩就将近14个小时,直到狮子最终失去对穿山甲的兴趣。穿山甲虽然可以蜷缩起来,用坚硬的鳞甲抵御猎食动物的利爪,但是这只穿山甲最终也没有活过来,因为长时间的蜷缩,在太阳底下暴晒和脱水让可怜的家伙无法逃生,毕竟穿山甲主要是夜行性的动物。

穿山甲小知识

来普及一下穿山甲,这是一种神奇的地栖性哺乳动物,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浑身长满鳞片的哺乳动物,也被称为“有鳞片的食蚁兽“,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南部地区以及亚洲的中南部地区。

大师评图VOL.68丨狮子的本质,还是猫…


画面中的穿山甲是生活在中部和南部非洲的南非穿山甲,也叫做红穿山甲,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的林地。它们体型细长,四肢粗短,背面略隆起,体表被角质鳞甲。它们的爪子很长,适合挖掘蚁冢或者洞穴,主要食物是白蚁和蚂蚁,基本都是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白天栖息在洞穴中,晚上出来觅食。

这些坚硬的外壳鳞片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画面解读

一般情况下很少见到狮子和穿山甲的遭遇,两个物种在各自的食谱上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偶尔遇到,穿山甲蜷缩在一起,又碰到了无聊好奇的小狮子,那就有的拍了,也给摄影师创造了拍摄的机会。

从画面来看,摄影师用500的大炮远距离非常低角度的拍摄当时的场景,究竟是在车里趴低了拍摄,还是在掩体里面,或者车的位置比较低,这就都不得而知了,但至少低角度和大炮的组合让我们直接把视线聚焦到了这场无声争斗的最核心区域,也使得无关的背景被虚化简洁,更容易突出前景的画面主体。

摄影师选用了500的大炮,而不是其它的镜头,聚焦主体局部,甚至狮子的头都是不完整的,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这个场景最关键最紧张的核心就是这个画面,这就是一场矛与盾的对决!

一方是利刃,也就是狮子的爪子,这可是可以撕开猎物最锋利的武器,而另一方则是坚固的盾,也就是穿山甲的鳞甲,也是动物世界中最好的全身盔甲了。这矛与盾对决的进展和刺激在这个画面中淋漓尽致的反映出来,而且因为用了黑白画面,更加显得野性十足,有一种历史古装片的既视感,或者那种北野武黑帮片中的风格。

同时摄影师用大炮所呈现的主体细节非常精彩,引人入胜,可以看到狮子伸出爪子的锋利,左右两边都是,以及穿山甲全身鳞片表面的条条划痕,这就像疤一样,是岁月见证的生命的强大吧,黑白两色的画面虽然舍弃了色彩的层次和表现,但能让读者更聚焦于细节的对比,这也是一种创意的体现,否则无论是更短的变焦镜头可能会有更多无关的因素影响视觉冲击,或者用彩色表现会分散读者的关注点。


所以这是一张成功的作品,难得一见的狮子猎杀穿山甲的画面,低角度局部特写穿山甲蜷缩和狮子爪子,独特的构图创意加上黑白主题,让这张照片成功突围。

技术参数

拍摄器材:Canon EOS 5DS R + 500mm f4 大炮,拍摄参数:ISO 1600,F4,1/1600秒

以上就是Jerry蜀黍新开栏目——大师评图今天分享的内容。

如果你对于这个栏目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或者有特别想让Jerry蜀黍来点评和分享的国内外精彩野生动物照片,可以随时留言联系我们哦~~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