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2021-01-06 | 作者:沈沪蓉

在讲清楚高反之前,先说一下我个人与高反有关的经历。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2002年,我和Jerry的蜜月之行,选择了四姑娘山。这算我的第一次超过3000米的海拔经历,除了爬楼梯有点喘,其他没有特别的感觉。毕竟海拔也就刚过3000。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所以同年的秋天,我们又去了稻城亚丁。就在我们入住洛绒牛场(海拔4100)的前一天,磨房一位驴友因高反在洛绒牛场死了。他还是一个一岁孩子的爸爸。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也让我清楚的认识到高反的严重性。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2006年,我们走了阿里环线。飞机进入拉萨+没有重视青藏高原的早晚温差导致感冒,让我在去珠峰的路上,产生了严重的高反。具体表现为呼吸艰难,无法入睡,人整个状态就很差。所以放弃了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的住宿,直接下到老定日(海拔4300)。之后几天靠几瓶葡萄糖针剂缓和过来,没有吸过氧。到了玛旁雍错(海拔4588),人居然活蹦乱跳了。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很神奇的是,这之后,我就基本没有高反了。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2007年爬乞力马扎罗,最高的住宿点是4800。多次去南美,比如库斯科,海拔3400。2019年三江源追雪豹,每天住在4500,在4800上下活动。2020年徒步雨崩,起点就是海拔3000。一天内徒步爬升1000。这些都完全没有问题。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我不是医生,我甚至还不是个理科生,但结合我个人的经历,个人对待高反的办法等,做了一些总结,供大家参考。


但也说明一下,我说的是针对普通游客所面临的高反,不是指专业运动员,去极高海拔的情况。


一句话的概括就是: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翻译成人话:高反有危险,必须正视和重视。但高反是有办法减少和克服的,这不是成为你无法去很多地方的阻碍。不能因为担心高反,而错过了人生中一段精彩的经历,一段难忘的回忆,一场萦绕心头的梦,一个人生难以忘怀的夙愿。


太长不看版:

1.高反是上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的常见现象;

2.高反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无直接相关;

3.高反是可以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少或者适应的。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一、高原反应是什么?

百度的说明如下:

高原反应(high altitude reaction),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划重点:

1.高反是常见现象,产生高反很正常,不代表你身体差,更不代表你完蛋了,藏民自己也经常会有高反的。

2.高反症状有很多种,有些跟你日常偶尔出现的情况也类似。

3.高反通过各种准备和方法调整可以减轻。

4.野去自然旅行的团,对于高反有充足的准备。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二、正确看待高原反应

1.不可轻视高原反应。真的严重起来,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甚至死亡。国内外都有相关新闻偶发。


2.高反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都没有完全相关性,无规律可循。无法确认什么人一定有高反,什么人一定没有高反。但有一点比较靠谱,如果你是一个健身爱好者,耗氧量比普通人高,那高反的概率会大。毕竟高反就是一个因含氧量降低产生的现象。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3.高反是可以适应的。具体体现为,一次行程中,如果由低到高慢慢来,比一下子上到3000甚至4000,产生高反的概率低很多。而从长期看,比如我亲身的例子,以前有过严重高反,但多去几次高海拔的地方后,5000以下我基本都没有高反了(除了身体适应,我自己掌握了很多技巧,也事先做了准备)。这次跟雨崩的当地向导沟通也得知,他本来不是当地人,但由于长期在雨崩带队,对高反的适应性也明显增强,血氧含量与平地无异。


4.高反是有方法对付的。无论是药物、物品还是心理,都有办法来减少高反。不要被高反直接吓倒。


5.不要硬撑。其实,出事的都是硬撑或者无知导致的。如果感冒了,就不要再往高海拔走。如果明显各种高反症状出来了,不要因为高山还差一口气,美景还差一点点,不去钱不能退等等理由,还要硬上。往往这种情况出事的概率是最高。无知又是另外一种。无知者无畏。不正视高反的严重性,不采取任何措施,无视出现的任何高反症状,一味认为自己没问题的蛮干,不听劝,也会导致出事。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三、循序渐进

1. 如前面介绍,循序渐进是应付高反最好的方法。比如去西藏,如果你觉得有高反,就选择陆路进或者火车进,海拔一点点爬升。不要一下子飞进去。或者,选择海拔较低的林芝进入,而不是马上进拉萨。


2.先尝试去海拔3000左右的地方玩一下,看看自己情况,再尝试去3500的,4000的。不要什么高原经验都没有,就上到4000甚至更高的地方,而且上去很多天。


3.比如去年野去的青甘团,包括了海拔4000+的可可西里部分。采用的就是循序渐进和浅尝辄止。从张掖开始,一路从甘肃到青海,再到格尔木。然后去可可西里一天打个往返,大家还在可可西里跳了无价之姐,全团无一人有不适感。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四、充足的物资和心理准备

1.心理准备相当重要。前面已经反复提及,要重视,但也不要极端害怕(不要作),科学对待。做好迎接高反的准备,掌握减轻高反的技巧,老老实实去做好相关建议的准备,不去做容易引起高反的事情。


2.出行前,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避免疲劳,更要避免感冒。


3.带够衣服帽子等衣物,不要在高原感冒或者失温,这是诱发高反的重要因素。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4.不要相信红景天等补品,又贵又没用。买点葡萄糖带上,比较推荐三勒浆,野去很多团友亲测有效,价格便宜又不难喝。淘宝可买。


5.小罐氧气在当地买,以备不时之需。什么时候吸,自己把握一个度。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6.买个血氧仪,随时监测自己的血氧数据,心中有数就不慌。


7.在高海拔地区,尽量选择带供氧的房间,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8.强烈推荐秘鲁高反神药,但国内没有卖的,很遗憾。以后有机会去再买(我以前去就买很多)。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五、几个小贴士

1.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下撤到3000米以下的地方,不是特别严重的话,高反症状都会消失,不需要任何医疗措施。


2.晚上睡觉时,垫高小腿,加速血液回流。


3.头一两天,可以不洗澡。


4.初上高原,不要太兴奋,不要跑跳或者剧烈运动,一切慢慢来。


5.跟着当地人学。比如,去藏区就喝酥油茶,去库斯科就喝古柯叶茶,当地人肯定最懂怎么防高反。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六、野去针对高反准备了什么?

1.能写出这么多内容,就证明我们本身很重视高反,也很懂如何应对高反。


2.产品设计上,就尽量做到循序渐进,海拔慢慢提升。比如前面例子的青甘团。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3.产品设计上,部分避开高海拔地区,设计出有区分的产品。比如短版桃花节,海拔就3000左右。与长版主要的区别,就是不去海拔4000的然乌。供不同的客人选择。


4.产品安排中,尽量安排有供氧的酒店。比如藏东桃花节的部分松赞酒店,比如滇藏线的部分松赞酒店,比如秘鲁产品的库斯科酒店


5.同样是拍摄雪豹,我们有海拔4000+的青海都兰,我们也有海拔仅3000米的新疆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6.同样是拍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我们有海拔4000+的都兰或者三江源,有3500+的滇藏线,也有3000的若尔盖,物种相似度在80%,适合不同的人选择或者进阶。


7.在与客人沟通中,了解客人以前高原的经历,进行合适的产品推荐。


8.行程中,我们会配备血氧仪、小型氧气瓶、三勒浆、葡萄糖等物品。领队和向导有丰富的经验,会观察和关心大家的适应情况,以及做相应的安排和调整。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所以,高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别因为害怕而错过人生中一段精彩的经历,一段难忘的回忆,一场萦绕心头的梦,一个人生难以忘怀的夙愿!


想了解更多更极致的高原旅行线路, 欢迎关注野去自然旅行资讯公众号(yetravel2014),获取更多自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