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师评图栏目中,Jerry蜀黍将分析一张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奖或者入围的精彩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从拍摄故事、物种行为、器材参数、拍摄地资讯等方面给大家呈现照片背后的更多精彩内容。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张野生动物得奖照片是2015年WPY野生动物摄影大赛黑与白影像组别的入围作品,来自于南非摄影师Morkel Erasmus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所拍摄的象群以及食草动物的合影,取名字叫做“自然框架”。
照片故事
当时摄影师躲在一个偏远的水塘附近的掩体里拍摄,近到可以闻到所有野生动物的气味,而且因为是旱季的关系,很多动物都来这里喝水,现场非常热闹。
摄影师的想法就是拍摄一张乱中取静的照片,于是更多的观察构图,终于等来了这个画面,一头母象在最近的地方,用它的四条腿搭了一个方的框架构图,而透过前面母象的肚子可以看到较远处的其它野生动物,有小象、长颈鹿和斑马。
摄影师说在南部非洲有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干旱的威胁,对于象群来说,更多依靠的就是带头首领母象的能力和记忆,只有出色的母象会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水源,度过危机。
拍摄目的地小知识
摄影师拍摄这幅作品的目的地是埃托沙国家公园,位于纳米比亚北部的国家公园,成立于20世纪初,到现在已经是快120岁了,可以说是非洲历史最悠久、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观赏拍摄野生动物的最佳目的地。
这里有114种哺乳动物、340种鸟类、16种爬虫类与两栖类、鱼类及数不尽的昆虫。
埃托沙国家公园最大的魅力在于:与别的国家公园看动物需要自己费力寻找不同,埃托沙是把动物带到游客面前。尤其是在 5-10月份旱季,各种动物都会聚集在仅有的几个水塘喝水,只要顺着水塘找过去,就会看见各种动物齐聚一堂的壮观场面,比如狮子、大象、长颈鹿、剑羚、跳羚等,不是一两只,而是成百上千只。除了喝水,猎杀等场景时有发生。
画面解读
来看这张照片,拍摄的季节应该是旱季,所以很多野生动物都会来,尤其是食草动物,像大象、斑马、羚羊、长颈鹿等,每天都离不开水源。
画面采取了方形的框架式构图,摄影师很敏锐的观察到前景的母象体型很大,所创造的框架空间足够可以收获后边的更多动物,于是用200mm的焦端直取前景母象的腿部和腹部的局部,没有多余的空间。等候小象经过的时候按下了快门,巧合的是小象的肚子和腿构成的框架里竟然有长颈鹿,真的就好像画中画一样的神奇!而且不仅是母象和小象,长颈鹿、斑马的出现也使得画面更充实,也更有埃托沙国家公园的特色,而且完美地填空了原来留白的部分。
很多细节是很值得称赞的,首先摄影师拍摄角度很低,他说是掩体拍摄,可见角度对于野生动物摄影是有多么的关键。其次摄影师对于光影和暗部细节的控制非常好,远处天空的部分没有过曝,前景母象的腿和腹部可以看到很多细节和层次,这也是黑白影像组别的关键所在,用黑白之间的丰富的层次色彩来讲故事。还有就是光圈景深很不错,如果太小的光圈可能导致景深太深,这样不容易聚焦在小象身上,而如果光圈太大,则可能前景母象的皮肤和后面的长颈鹿都会看不出细节,所以F8的光圈还是很合适的。
Jerry用大象身躯创作的摄影作品
顺便说一点,在南部非洲有不少地方都有不错的掩体设置,可以在很低角度拍摄,而且南部非洲因为干旱的关系,每天象群来喝水是雷打不动的节目,所以有很多类似的拍摄创意可以去模仿。
技术参数
拍摄器材:Nikon D800 + 70-200mm f2.8镜头
拍摄参数:F8,1/640秒,ISO 360
每年5-10月份都是前往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的最佳季节,所以别以为非洲只有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值得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前往,这个埃托沙国家公园就是其中很赞的目的地。
Jerry在埃托沙国家公园拍摄的野生动物
我2008年,2014年先后两次去过那里。如果有兴趣前往埃托沙国家公园观赏拍摄野生动物,可跟随我们在国庆节,前往纳米比亚深度游!
若想了解更多详细行程,欢迎关注野去自然旅行资讯公众号(yetravel2014),或登录野去官网(www.yetravel.com)获取更多自然内容和旅行资讯。
用户留言
发表评论